泉州台商弘润医院

体 检 须 知

2020-06-11 16:22 admin

 1.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2.体检当天需要进行抽血与B超检查,请您在受检前禁食8-12小时,抽血一般要求在7:30-8:30,最迟不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化验值失真。

       3.体检中心提供免费早餐,请您务必在抽血、B超、耳鼻喉科、13C等需空腹项目检查后就餐。

       4.女士月经期间不宜做妇科检查和尿检;做妇科检查前需排空小便;男性做前列腺、膀胱检查及女性经腹子宫附件B超检查者应保持膀胱充盈。

       5.体检前的着装要求:女士不宜穿连衣裙、连裤袜及连体紧身内衣,不宜穿有金属亮片的上衣,以免不方便穿脱和影响摄片,女士最好不化妆,以免影响体检的准确性。

       6.体检前不要贸然停药,对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者应常规服药,以便体检医生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饭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耽误常规治疗。

       7.测血压前应休息十分钟,保持心境平和,以确保所测血压的准确性。如体检时所测血压与平时不符,应休息后再次测量。

       8.不得随意舍弃某个体检项目。体检项目是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体健情况确定的比较科学合理的体检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又有针对某些肿瘤及常见病的特殊检查,所以不要因为检查麻烦或害羞随意舍取。如某些项目真的不愿查,请在登记确认处告知医务人员。

       9.在体检过程中,很有必要将您的病史及现有症状告知相关科室检查医生,以便体检医生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准确做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10.体检结论是体检医生对整个体检结果的分析总结后对体健者在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预防及治疗疾病提出的健康诊断意见,对受检者的健康指导及疾病预防意义非常重要,请体检对象拿到体检报告后,仔细阅读,如有问题及时就诊。
   
       应该多长时间做一次体检?
 
       很多疾病的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而一旦出现症状也许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体检的目的就是帮你找出身体中的隐患。30岁以前,可以两年体检一次;30~50岁,最好一年体检一次;超过50岁,一年体检两次也不算多。定期健康检查能使危险因子现形,进而帮助我们及早采取必要措施和适当处理,不但可以维护健康,更能促进健康。
 
       健康体检五大禁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一、忌采血时间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虽仍为空腹)。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二、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三、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套餐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四、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搞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受检者记不住所服药物的名称,可以把药盒带来辨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五、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体检不要放弃粪便检查 
 
       在体检中,很多受检者以“当天没有大便”或者“自己大便很正常”等理由拒绝进行粪便检查,医生认为非常可惜。

  台商弘润医院医生表示,目前消化管(食管、胃和大肠)肿瘤已经占到所有肿瘤的30%以上;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仍是早期手术,一般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做到早期手术。“隐血很重要,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提示。”

  医生介绍,临床上对消化管恶性肿瘤进行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检查(胃镜和肠镜),但是一般人群不可能频频进行内窥镜检查,由于消化管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是肿瘤部位慢性出血,导致粪便中含有血液或血液的分解物,因而检查粪便中肉眼难以发现的极少量血液,即隐血试验,可以早期发现消化管肿瘤,尤其是大肠癌,“虽然隐血试验尚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消化道肿瘤,但却是一种方便的、低成本的、完全无创的筛选方法。”

       体检为何一定要做肛查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的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应是维护健康的关键,而健康体检,目的就是尽早发现症状不明显、不易被病人感觉的早期疾病和隐患。

  其中,有的人认为抽了血、做了B超和X片检查,医生也做了腹部、胸部等检查,为何一定要做肛查呢?  

  肛查医学又称直肠指检,即病人取适当的体位,医生用手指检查肛管和直肠,同时观察肛管周围的情况。直肠长约12cm~15cm,医学上分上、中、下或上、下段,指检可扪及7cm-8cm的范围,因为在我国,直肠癌年轻化、低位多见。

  因此,指检能够对中低位直肠癌作出较明确的诊断,且具有最简单、最直便、最省时、无创等优势,尤其对肿块较小的肿瘤能及早发现,而其他检查手段多会出现漏诊。  
 
  指检同时可对盆底、前列腺、子宫颈进行检查,还可以观察痔疮、肛裂甚至肛周肿瘤如核色素瘤等作出初步判断,尤其对便血、大便习惯性改变、排便不尽者具有鉴别价值。因此,受检者不应因为害羞、怕麻烦、感觉正常,而医生也绝不能因此而放弃这项重要的基本检查。

       TCT如何诊断宫颈癌?
 
       针对宫颈病变诊断的技术有好多种,但是目前TCT是国内外替代传统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最新、最准确的一项技术之一。TCT能发现早期病变的细胞,较常规巴氏方法更客观、更准确且无人为误差,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诊断(诊断率高达90%以上)。

  TCT的检查方法为,用宫颈刷取宫颈表面及宫颈内约1.5厘米范围的脱落细胞,浸泡于“细胞保存液”中,经过滤使细胞随机均匀分散,在光镜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清晰薄层细胞,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早期病变征兆,检测出是否已感染HPV病毒。

  其实TCT检测只是宫颈病变检查的第一步,一般说来,宫颈病变的诊断分为三步: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尽管细胞组织是否属于病变只有病理学诊断才真正具有权威性,但TCT的第一道关卡仍然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如果TCT显示有问题,那么女性就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或病理诊断才能准确判断病情;但如果TCT的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这些检查则可以不用再做了,女性也可以为身体健康松一口气,不过仍要注意定期复查。所以说,TCT 能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不必过分担心

  如果个别女性的TCT检查报告有特殊的情况,如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 )、非典型腺细胞( AGC )、 鳞状上皮内病变( SIL )、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 )或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 ), 女性也不用过于担心,从肿瘤的早期病变发展至恶性肿瘤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定期复查,就能避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咨询热线:0595-27309120 
关注公众号,一对一线上咨询